永失我爱 原来知道这部小说被排成了电影以后,就发誓一定要看。因为读过 这篇小说,我真的流泪了。相信那是我看过的不多的几部感动已极 的东西之一(廊桥遗梦.....??) 然而昨晚看了后却有几分失望和 莫名奇妙。原来小说里是俩建筑工人,同事关系,现在却成了一空中 小姐和一汽车夫的事,那种朴实的真实敢没有了。 原来的女医生 成了格格的女友,且和苏凯最后发生了恋情。而原作是说女医生同 情苏凯,并没说爱他。电影还去掉了他们的社会环境,使三人仿佛 生活在真空里,而忽略了苏凯所承受的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别人以为他为了女医生抛弃了格格〕。男女主角的表演比较出位, 尤其是一段几近R级的激情戏,国产影片还很难见到。这部戏给我总 的感觉是很不满意,跟小说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戏中臆想的情节 太理想化,太离谱了。象半路上把车卖掉,试想这哥们儿连发票税票 都没有怎么卖法?还有俩日人最后修的那个爱巢,除非拣到金子,就 指他们俩,下辈子也别想。看过北京深秋故事的一定对这幢房子很 熟悉吧,都以为自己生活在美利坚呢,忒天真。还有最后苏凯触电 自杀一节,神志清醒的人决不会想去摸市电自杀,正确的方法是, 坐在浴缸里放满水,然后....OK. 王朔的小说好,但改成好剧本的 少之又少。 这篇小说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俩人共渡的最后一天夫妻般 的日子,这是这个悲剧的眼,电影导演与其花时间交代他们的相识 (小说根本就没写〕,还不如多费些胶片演这生离死别的一天。 最后一点,就是对于苏凯大嘴巴把格格扇出家门的情节,这 与王朔小说男主人公的风格迥异啊?痞子文学的风格,讲究的是君子 动口不动手,口蜜腹剑,杀人不见血。尤其对女人,格外有君子风范。 伤她的心,令其心死,而不是动粗。看来导演还不能理解痞子文学 的精粹。 这部电影绝对不如小说,有条件建议借来小说一阅,慎慎。